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面向海内外诚聘英才

2021-11-14 22:17

一、学院介绍

1.学院概况:

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是长安大学专业从事能源类学科专业教学科研的二级学院。学院重点在交通能源融合与能源产储供用一体化技术、交通装备先进动力与能源高效利用技术、交通网与能源网协同优化技术、综合能源微网优化控制技术等前沿交叉方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学院现有省部级人才3人,“长安学者”3人,2名教师入选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长安学者青年英才2人;拥有陕西省教学团队、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各1个,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团队2个。学院建有“交通新能源开发、应用与汽车节能陕西省重点实验室”、“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交通-能源-信息多网融合与自洽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省部级平台。现有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博士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能源动力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进一步促进学院学科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补充一批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长安大学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各类人才。竭诚欢迎国内外优秀人才选择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为发展平台,充分展现自身价值与风采。现将招聘岗位及待遇公布如下。

 二、招聘岗位

2024年学院计划招聘青年英才、“长安学者”青年拔尖人才、“长安学者”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若干;专任教师6人。

(一)高层次人才岗位要求及待遇

招聘岗位

岗位要求

待遇

招聘计划

青年英才

具有本专业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学术造诣。具有发表、出版的有较大影响的代表性成果,受到学术界好评。主持参与过重要教学研究或科研项目,或获得代表本领域较高水平的奖项。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1)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薪酬+基础性绩效+奖励性绩效+科研启动费+安家费

4人

“长安学者”青年拔尖人才

学术造诣较高、创新能力突出,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备发展成为国家级青年人才潜质。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8周岁。

(1)教授、博导;

(2)薪酬+基础性绩效+奖励性绩效;

(3)科研启动费+安家费+购房资格或补贴+配偶子女(一岗一议)

1人

“长安学者”领军人才

按需设岗,一岗一议,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

(1)教授、博导;

(2)薪酬+基础性绩效+奖励性绩效;

(3)科研启动费+安家费+购房资格或补贴+配偶子女(一岗一议)

不限

 

 

 

(二)专任教师招聘需求与岗位要求

1.需求专业及人数

系所

需求学科/专业/方向

招聘计划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新能源汽车、储能科学与工程

3人(博士)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

2人(博士)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

1人(博士)

2.招聘对象:

国内高等院校2024年应届毕业或教育部认可留学回国的博士研究生及非定向出站博士后,要求博士研究生毕业时间均应为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非定向出站博士后应未办理出站调动手续且于2024年12月31日前出站。

3.岗位要求:

(1)掌握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端正,能承担课程的讲授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渊博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勇于探索,思维创新。

(2)年龄:截止2024年7月15日,博士研究生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2周岁(1992年7月15日后出生)。

(3)毕业(出站)时间:国内高等院校2024年应届毕业或教育部认可留学回国的博士研究生及非定向出站博士后,博士研究生毕业时间应为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非定向出站博士后应未办理出站调动手续且于2024年12月31日前出站。

(4)各学习阶段均为统招毕业并获相应的学历学位,应届毕业生能如期取得岗位要求的学历学位。

(5)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6)具备专任教师岗位需求的学历学位、学科/专业/方向等条件要求。

4.招聘程序:

按照学校人事招聘程序执行。请应聘人员登录“长安大学招聘网”(http://zp.chd.edu.cn/),申报岗位、填写报名信息,要求个人信息真实、有效、完整。报名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30日,专任教师招聘岗位人员招满,则停止招聘。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29-82335517

联系邮箱:ndxybgs@chd.edu.cn

相关新闻

站点数据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 2024 陕西省内燃机学会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4039649号